世界古都论坛嘉宾发言摘要
洛阳市政府与欧洲遗产委员会签署文化遗产领域战略合作备忘录
让古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洛阳作为底蕴深厚、名冠古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都遗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年,洛阳充分发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的资源优势,紧跟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重点实施了以隋唐洛阳城遗址为代表的一系列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初步形成了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大遗址保护“洛阳模式”,积极创建“博物馆之都”,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添砖加瓦。充分展示利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此次,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集洛阳,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趋势和新方法,必将为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对策和支持,让古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人类持续和谐稳定、文明进步贡献古都智慧。
传承古都文脉彰显洛阳特色
——洛阳市市长刘宛康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十三五”以来,洛阳坚持传承延续城市文脉,活化转化历史遗产,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守土有责、保护为先,形成了城市建设必须先考古发掘、后动土施工的文物保护“洛阳模式”,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五大都城遗址和非遗的保护;坚持挖掘资源、创新模式,谋划实施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充分展示丰厚文化内涵;坚持科学利用、活化转化,培育了都城遗址游、博物馆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了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会品牌,为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有机融合,加强对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复;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通过建立友好城市、互办艺术节、互设文化中心等形式,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坚持成果共享、惠民利民,把文物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古都人民和广大游客。
今后,洛阳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挖掘资源、发挥优势,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打造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打造多元化功能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前主席汉斯马丁·君特·辛兹
如今,博物馆承担的任务已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功能,而要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成为公众对话的场所、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传统藏品和未来科技研究的平台、自然生态演进和人类协调进步的平台。博物馆就如同一个协调中心或一座桥梁,可以使有冲突的团队、有不同理念的人进行交融和握手。
在社会快速变革的当下,需要更多的智力投资及新的发展战略来满足博物馆的繁荣发展。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份关于博物馆的建议书,强调了博物馆的重要性。希望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相关部委机构在这份文件的引领下,主动担当,加大投入,提升博物馆发展战略,让博物馆更加多元化,成为文化传承的领导者。
洛阳是中国古都的诞生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
洛阳是中国古都的诞生地。古都洛阳是“中国”最早“命名地”,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举行,这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明智选择。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观里有两个字——“中”和“和”。“中”是政治中心,“和”是文化多元。“择中建都”的“中和”理念,就源自洛阳。
最早的中国在洛阳,1500多年的建都史,赋予洛阳太多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对洛阳发展文化产业、做好文物保护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除对定鼎门、应天门、明堂天堂等代表国家文化的大遗址进行保护外,洛阳也应选择局部的百姓生活里坊区进行保护和展示,在展现“中”文化的同时,更多展示“和”的文化。
善用细节展示古都文化魅力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代表埃尔玛·诺迪
和洛阳一样,罗马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作为古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在欧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和宗教为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址,它们堪称里程碑式的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罗马的实践中,有一种成功经验是“细节性旅游业”,即善用细节展示古都文化魅力。比如,罗马不少博物馆、遗址在展示中,都会重点打造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或通过3D投影等现代科学技术,或通过一些历史典故或人物事件,帮助游客在短时间内更好地体会文化遗产,真正让“沉睡”的遗址“活”起来。
洛阳在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
洛阳一直是中国古都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原因在于洛阳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小传统”文化中,如果以原创性、渊源性、持久性及对大传统或制度文化的影响力等要素为评价标准,以洛阳为代表的河洛文化具有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积累中,洛阳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形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上的丰厚遗产。洛阳的文化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传承性,它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今天。而这种文化的力量,就是当代洛阳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人文资源,也是洛阳建设世界一流文化旅游名城的内生动力。
融入“一带一路”拥抱美好未来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副市长达乌罗诺夫
在国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2017年,洛阳和布哈拉市在北京签署了缔结友好城市备忘录,两个丝绸之路文化名城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近一年来,两市在经贸、科技、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利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布哈拉市将与友好城市洛阳及其他古都城市一道,不断扩大交流合作,推动彼此间旅游团的相互往来、旅游市场开发及旅游信息共享。
实践证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已让布哈拉市收获满满。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沿线城市的合作前景将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