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非遗太康道情在郑连演两场受热捧
“少锄二亩地,也要听听道情戏”“宁可面发酸,也要看看太康道情班”。11月4号——5号晚,被2006年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河南珍稀剧种——太康道情在省会与观众见面,由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推出的《红尘》《王钝》两场演出深受戏迷热捧。
-
河南省第六个全民艺术普及周启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与精神,全省文化馆系统于11月4日至10日,在全省开展河南省全民艺术普及周活动。
-
开封出台河南首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打造全国数字文化高地
开封市未来5年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定位是构建数据收集、开放、共享样板市,突出开封“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全国数字文化高地,与郑州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郑开双创走廊数字经济核心增长极。
-
汉语搭桥“豫”见精彩
11月2日,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正式收官。半个月间,五大洲青少年循迹黄河文明,感受现代发展,留下许多美好画面——
-
保护文字遗产“绝学”代有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使我们深受鼓舞,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遗产,是河南文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努力做好甲骨文和河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工作。
-
启与承 再看甲骨文发现地 今与古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踏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具有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甲骨文正是这种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