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在清华大学启幕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文艺政策,推动中国戏曲特别是稀有剧种的健康发展,11月21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清华大学戏曲进校园——2018校园戏曲节“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在清华大学正式拉开帷幕。由“铁脚剧团”美誉的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四平调《小包公》,作为开幕大戏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精彩上演。
-
“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亮相卢森堡
当地时间11月20日晚6时半,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
-
五省市古建专家齐聚绿城话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
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承办的“京晋冀鲁豫文物建筑保护暨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学术交流会”近日在郑州市举办。来自北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的古建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作为文物大省,我省的文物建筑保护现状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又将如何发展?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
濮阳一农民20年间收藏6000件老物件建起一座民俗博物馆
播种用的耧车、运物品的独轮车、女人穿的小脚鞋、烧地锅用的风箱、马车上的车辕……提到这些老物件,即便上年纪的人也许仅停留在记忆中,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根本没有概念,现实生活中更是想见而见不到。濮阳市清丰县一位农民在20年间收藏老物件近6000件
-
公共文化服务 从“一书难借”到“琳琅满目”
河南艺术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的大型文化设施。从“一书难借”到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从宅在家里“守”电视到看文化广场“莺歌燕舞”,从政府“端菜”到百姓“点单”……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从寥寥无几到“百花齐放”,迎来了华丽的蝶变。
-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三门峡开幕
嘉宾云集黄河畔,光影定格天鹅城。11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第二届三门峡白天鹅·野生动物国际摄影大展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开幕。近1.8万平方米的展厅,展示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摄影师的6000多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