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非遗让生活更美 ——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我烙的这十二生肖葫芦很受欢迎。”6月9日,在平顶山博物馆里,50岁的关卫义颇为自豪地说。当天,和关卫义一起在现场展示非遗项目的还有1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制作的面塑、蛋雕、麦秆画等都得到好评。
-
李(树建)派“中华美德三部曲”全国巡演活动在郑启幕
“忠”“孝”“节”,是立国之本、立家之本、立人之本。豫剧名家、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主演的《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中华美德三部曲”中,把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演绎得淋漓尽致。6月10日,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银行主办的“树业•建功——2018李(树建)派中华美德三部曲”全国巡演媒体见面会在郑州举办,拉开了全国10省16市48场展演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办首站展演,本年下半年将在河南、安徽、天津、新疆、陕西、广东、湖北、浙江、甘肃、辽宁等全国10省16市进行巡回展演48场。
-
【豫见非遗】“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烧制技艺
唐三彩诞生于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时期,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因其在唐代多以红、绿、黄为主要釉色,故名“唐三彩”。从史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在唐代其主要产地为洛阳和西安,现代唐三彩烧制主要集中在洛阳一带。洛阳矿产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较多,烧制唐三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
坚定文化立场 为老百姓唱大戏
豫剧作为中国地方戏曲第一大剧种,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紧跟时代步伐,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青年,在新的时代绽放耀眼光芒?有一个人给出了答案,他就是中国豫剧领军人物、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
-
一部扶贫题材豫剧 缘何这么多人点赞
5月31日晚上,新乡市平原文化艺术中心,大型精准扶贫现代戏《老村里的新故事》首场演出,主创人员谢幕时,现场想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观众站起来为其高声叫好。一部以扶贫为题材的现代豫剧为何能够赢得这么多人的点赞?
-
万里黄河铸画魂
2018年5月,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观者相继来到河南省美术馆,只为看一看“二十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李伯安作品展”。1998年5月2日,画家李伯安以羸弱的病体连续作画四个小时后,一头栽倒在画室门前,留下未完成的巨作。二十载时光悠悠,人们对他更加由衷地敬仰,深情地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