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容空前 豫剧《朝阳沟》将“四世同堂”在郑庆贺六十岁生日
第一代《朝阳沟》剧照第三代《朝阳沟》剧照跨世纪经典剧目——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在花香渐浓的季节迎来了六十岁生日。河南豫剧三团为更好地传承发展现代戏,3月28日晚,三团老中青四代演员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将联袂同台,共庆《朝阳沟》创排六十周年。
-
第九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3月18日启幕
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至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在周口市淮阳县举行。活动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
-
河南歌剧《蔡文姬》参演全国优秀舞台剧、歌剧北京展演
为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部定于3月在京举办“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和“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共有29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北京的保利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天桥剧场等场地演出58
-
【特别关注】马街的麦田,马街的书会
“麦浪 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这是诗人海子笔下不朽的麦地。2018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三,1300多名艺人,20多万观众,云集平顶山宝丰县马街村应河边的一块麦田上,说唱狂欢。这是马街书会,这是由艺人和观众一起,写在麦田上的诗篇。春雨从早下到晚,青葱麦苗被踩平,蒙上了一层黄黄的泥浆,麦子的青气,弥漫于天地间。书会上的人,都带着两脚泥,这让观者、演者更接地气。
-
全国政协委员宋华平:书法进课堂不能“有名无实”
“有的孩子直到上大学,握笔姿势还不正确,这值得我们警醒。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书法进课堂见实效。”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倡议委员们关注书法教育资源不均衡、书法教师短缺、书法课开课率严重不足等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基层文艺院团亟待扶持
提起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河南乃至全国的观众并不陌生,他是当今豫剧的领军人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站在新的平台为老百姓鼓与呼,李树建却是头一遭。距出发还有十来天时,李树建就抓紧各种会议和工作间隙整理材料,进行调研。每晚休息都在凌晨1点以后。这次来北京,他还专门带了半箱书,“我得抓紧学习取经,尽快进入‘角色’,履行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