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博物馆“延时开放”点赞
近年来,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游客为一睹珍贵馆藏大排长龙。尤其到暑假,有的下午场还没逛完就到闭馆时间。“博物馆能不能晚点下班”的呼声,反映出百姓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
“武林风”再起,少林功夫何以获跨族群文化认同?
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14日下午在中国嵩山少林寺闭幕。回顾过去三天,不同肤色的少林功夫习练者在禅宗祖庭、千年古刹竞技展演,交流少林禅、武、医文化,既展示了古老功夫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也奉上原汁原味的少林文化盛宴。
-
善用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
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共艺术除了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中的人共情共鸣
-
国家级大展缘何频频花落河南
7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不到两天时间,就有上万名观众从上海、安徽、广东、澳门甚至韩国奔赴河南,沉浸式观赏这场壁画大展。这是河南继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后再次承办这一艺术盛事。
-
“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旅游不仅是对风物的游历,也可以增长见识、放松身心,让人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
擦亮中医药文化瑰宝
以健康理念为基础,以治病扶伤为关怀,通过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阐释,中医药文化正走进千家万户,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