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
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贡献智慧力量。
-
尽快出台博物馆法解决入藏不畅难题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他也领衔北京代表团,提出加快制定《博物馆法》的议案,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律体系,解决困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隶属关系复杂、入藏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
考古成果及时转化 殷墟新馆提供范本
新馆展陈以考古人扎实的田野发掘和学术研究为基础,同时离不开对遗址历史内涵的深刻把握,离不开对遗址价值的有效提炼。
-
非遗文化迎开学,有趣有益有传承
非遗文化迎开学,并非新鲜事,此前不少地方也有“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类似尝试。但今年开学季的这波阵仗更大,也更让人印象深刻。非遗文化迎开学,别开生面,意义深远。对于孩子来说,无论看非遗表演,还是动手制作非遗产品,都能提升对非遗的亲近感,乃至爱上非遗。
-
走进“大邑商”,领略华夏先民的智慧
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次,近4000件套沉寂已久的精美文物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其中不乏许多首次与世人见面的稀世珍宝。这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殷商文化璀璨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