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文旅既“旺丁”又“旺财”
文博艺术场馆创新融合“摇身一变”火爆出圈,吸引着人们“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周末打卡逐渐成风;“演艺消费”成为追寻精神疗愈与圈层社交的热门选择;主题乐园、新奇体验等不断拓展参与互动与个性表达新场域……近日发布的《2025上海文旅场景消费报告》显示,新型文旅消费热火朝天。
-
文化的力量
80年前的8月15日,当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伟大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在举国同庆、挥洒热泪之时,《大公报》社评《日本投降了》开篇即引用杜甫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在中原,触摸大河文明的脉动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立足时代、贴近生活,用新技术、新理念激活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让我们在时间长河中感受文化的丰盈、触摸大河文明的脉动。”
-
在文明对话中读懂河南
今年的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去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提升人们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识,促进对话、相互尊重和全球团结,推动建设更加和谐、相互联结的世界。
-
文博游何以圈粉年轻一代
“在物质充裕时代成长的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他们愿意为文创产品‘氪金’。从3D复原秦墓主人头像,到汉服旅拍、沉浸式夜游,中国年轻人正以全新的方式拥抱古老文明。”
-
小票根也可撬动文旅大消费
一张票根在手,整座城市的消费场景次第展开,曾经的单点消费行为正串联起一条条活力四射的产业链。今年端午假期,天津推出特色喜剧节,除了好戏连台,游客还可以凭借演出票根,享受50多个商家的餐饮、购物专属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