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视地名里的文化“密码”
近日,陕西西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上新”,至今共有两批178个地名在列。从千年古镇、古村到古路街巷,从著名山川到近现代重要地名及红色地名……这些名字有历史、有文化、有情感,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民间艺术需要当代表达
“漫天黄沙的背景,再配上陕北说书,太有感觉了”“好听,让人意犹未尽”……借助游戏这一新载体,扎根乡土的民间艺术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
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 在“博物馆+”上多下功夫、做文章,既能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也能为美好生活添彩
-
挖掘好县域旅游这个“宝藏”
山西隰县小西天景区人头攒动,山东沂南县沉浸式旅游登上热搜……今年国庆假期,县域旅游颇受欢迎。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三线以下城市假日期间日均订单同比增长高达40%,县域旅游再次“出圈”。今年以来的多个节假日,县域旅游的成绩单都堪称亮眼。越来越多人选择踏上“奔县”之路,这个新趋势值得探究。
-
文明之光照亮现代化之路
10月25日,安阳,来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长从何来”展厅,一件青铜手文物前围满了驻足端详的游客。青铜手五指弯曲,手心凹陷,手背隆起,饕餮纹和眼睛纹饰透着神秘而庄重的气质。许多游客拿起这件文物的文创产品拍照合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握手”。
-
守护石窟瑰宝 延续历史文脉
关山当屏,秦岭为托,甘肃天水麦积山孤峰突起。历经十余个朝代刀刻斧凿,绝壁之上,窟龛密如蜂房,泥塑秀丽生动。北朝的秀骨清像、隋唐的雍容华贵、两宋的严谨矜持……历代营建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荟萃成一幅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