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文博织出端午文化新风景
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欣赏唐代青花瓷瑰宝,看一场青花瓷主题的文创展演;在考古博物馆做一枚青花香囊,与街头邂逅的“大唐·青花瓷移动博物馆”来一个亲密接触……在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假期,郑州各大文博场馆推出了丰富多彩、别具匠心的端午主题活动,从手工体验到文化讲座,从考古探秘到文博露营,带广大市民在端午节的艾草香气里感悟郑州深厚文脉的持久魅力。
-
从白马寺到龙门石窟:保护传承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
邙山脚下的白马寺、伊水河畔的龙门石窟,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物质载体,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鲜活见证。
-
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河南开放大学签约共建广电老年大学
5月26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河南开放大学在郑州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建“河南广电老年大学”。这是河南省首个由主流媒体与高校联合打造的老年教育品牌,标志着“媒体+教育”融合模式在老年教育领域迈出创新一步。河南开放大学副校长梁尔涛,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王晓晖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双方代表现场签约。 签约仪式现场 高站位谋划:践行国家战略,服务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民政部等1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发展老年...
-
从河南考古新发现看中华文明起源
河南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关键区域。近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多个重要遗址的发掘成果为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
石刻瑰宝 一脉传承话古今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繁荣于唐代,断续营造400余年。2345个窟龛、近11万尊造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近80座佛塔……历经1500多个春秋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
-
千年古都续写“梅花香自苦寒来”
5月21日晚,浦江之畔星光璀璨,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文化广场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