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石磨、一件小口尖底瓶藏着中国农业起源的密码
近日,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启幕,记者走进新郑裴李岗遗址,探寻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的形成
-
穿越三千年来洛阳看一场“古代阅兵”
青铜戈。 唐代武士壁画。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新型战机划破长空,“东风”系列导弹运输车浩荡驶过——国之重器,彰显着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 穿越三千年时光,在中原腹地的洛阳,夏商时期,青铜匠人已在炉火中锻造出最早的“高科技”兵器;隋唐时期,漕运繁忙,大运河曾是维系军事后勤保障的动脉。 走进洛阳的博物馆,从一件件静默的瑰宝中,解码这座城市的“军事基因”。 从铜剑到戈矛,看“模块化”思维的萌芽 在洛阳博物馆,两柄古剑静静地述说着过往。一柄属于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一柄是战国时代的“繁阳...
-
丝路文化交融的结晶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河南安阳隋代麴庆夫妻合葬墓出土石棺床,就是1000多年前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
-
六千年前的古城遗址藏身田间
林州市任村镇,在这个位于河南最北端的古镇,有个三省交界的古村落,随手捡块残瓦都能穿越千年——布纹瓦细腻,绳纹瓦粗犷。在这里,汉瓦残片竟和传说中北宋穆桂英的“粮垛”做起了邻居。更绝的是,站在古城遗址上,能一眼望三省,对岸河北村民在田间种地、隔壁山西的地界尽收眼底
-
郑州发现宋元时期六边形木构水井
记者在“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了解到,郑州市惠济区张砦遗址发现了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岗文化时期的连续堆积,发现的宋元时期水井保存完好,十分罕见,井内清理出土的宋元时期木质水桶,是郑州地区首次发现。
-
中原地区首次发现阿舍利石器组合
距今10万至4万年,是现代人扩散及其行为出现、发展的关键时段,汝州温泉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遗物、完整的地层、清晰的文化地层,原生地层中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工具组合在中原地区是首次发现,在我国也极为罕见,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