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埋千年的西汉“顶奢”食谱长什么样?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介绍,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墓主是西汉第一代沅陵侯吴阳,这里出土了1300余枚简牍,其中包括记录当时各种肴馔制作方法的简牍300余枚、约2000字,后被简牍整理者命名为《食方》。
-
敦煌西夏石窟的历史面貌与独特贡献
敦煌石窟发展到西夏时期,呈现多元艺术并行的新面貌。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西夏壁画艺术,与黑水城艺术品的主体部分同属于西夏的作品,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和认识西夏历史与艺术的“双璧”,是记录西夏王朝的珍贵“形象历史”。从数量来说,敦煌西夏壁画无疑占据绝对优势,加之敦煌洞窟不可移动、保留相对完好,具有历史原始性,因此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
书院街墓地:拆迁工地下的商都贵族大墓
郑州商城是商汤亳都之地,在中国考古学史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研究中享有很高的地位。郑州商城发现近70年来,考古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考古人孜孜以求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大墓始终觅而不得。书院街墓地的发现,弥补了这一缺憾,并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次发现石刻造像
来自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最新消息,为配合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南洞加固维修保护工程,考古人员对擂鼓台南洞前壁(西墙)内的填充物进行清理时,出土了较多精美遗物,并发现石刻造像和建筑构件80余件,这是龙门石窟首次在古代维修工程的墙壁内发现造像
-
“大邑商,夜安阳”6个博物馆夜游项目精彩亮相
为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14日,安阳市举办“大邑商·夜安阳”博物馆夜游开放新闻发布会。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景区、洹河夜游、曹操高陵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六个场馆将全部推出夜游开放活动,围绕“夜游、夜赏、夜娱、夜购、夜食”五大主题,让游客遇见夜安阳,领略三千年大邑商的魅力,体验古都安阳奔放似火的热情。
-
殷墟博物馆新馆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3000+文物首展
2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的相关情况。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作主发布,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兵参加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主持新闻发布会。 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高永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