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安动本》、《王三善与苏三》研讨会在京举办
11月18日,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周的第二场蒲剧《孙安动本》、第三场柳琴戏《王三善与苏三》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根据“一戏一评”的安排,演出结束的当晚,两个剧目的研讨会在二楼会议厅举办。来自北京的表演艺术家李法曾、音乐家左奇伟、青年评论家景俊美,来
-
《孝子张清丰》唱响孝道文化的赞歌
11月19日下午,由清丰县柳子戏艺术传承中心排演的柳子戏《孝子张清丰》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的第四场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该剧以头炉烧饼为红线,贯穿了隋朝孝子张清丰头炉烧饼献双亲、举孝廉累召不仕、救慈母口吮脓血等孝亲敬老的故事,颂扬张清丰大孝笃诚的可贵精神,是一部彰显孝道文化的正能量作品。
-
四平调《小包公》谱写一曲闪耀人性光辉的颂歌
11月19日晚,由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倾力打造的四平调《小包公》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的第五场剧目在梅兰芳大剧院闪亮登场。该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和念白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深受首都观众的喜爱。四平调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逐渐完善形成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独具地方特色,是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
-
河南:每年1亿元奖补基层文化中心建设
11月15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日前省财政厅、省文化厅联合下发《河南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省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从2017年至2021年,我省每年设立1亿元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省级奖补资金。该专项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对革命老区、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助,对绩效评价优良的省辖市、县的奖励。奖补资金采取后补助的方式,由县级统筹用于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设备购置和提供群众文化活动、文艺人才队伍培训、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公共文化资源整合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按照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2020年前,各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都要建成达标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全省4.8万个行政村(社区)中,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有2.6万个。
-
豫剧《子夜惊梦》精彩亮相省戏剧大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和帮助,对于领导干部预防和抵制腐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月11日下午,方城县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子夜惊梦》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为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画上了圆满句号。该剧紧密结合中央提出的“三严三实”“纪挺法前”“抓早抓小”“家庭助廉”等新精神、新要求,启迪人们:预防腐败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家庭成员都应在反腐倡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剧讲述的是:新上任的副市长葛自莲在生日之际,参加众多同学的祝贺酒宴,没有与家人团聚,而送回的礼盒里暗藏金项链,引起母亲葛大娘的不安和担心。为了考验女儿,葛大娘设计试探,提出买房、安排孙子工作等要求,被自莲婉言拒绝。不料,自莲的同学借看望葛大娘之机,送上三千元礼金,让葛大娘忐忑不安。做房地产的同学吴桂梅又送来精装大房的钥匙,引起自莲的子夜惊梦,那一串钥匙仿佛变成手铐,让她惊魂不定。此时葛大娘深夜追至女儿住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忠告女儿“蚁穴失察,必崩大堤。小贿不拒,必成巨贪”,反腐倡廉应该防微杜渐。母亲的谆谆教诲让女儿幡然悔悟,她退还了同学送来的财物,从此恪尽职守,成长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
豫剧《中牟令》亮相省戏剧大赛 讴歌爱民情怀
鲁恭,字仲康,陕西省扶风平陵(今兴平县东北)人,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百姓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11月10日下午,中牟县演艺中心创排的豫剧《中牟令》,在平舆县文化艺术中心亮相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塑造一位“爱民如子、以德化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彰显了鲁恭“一片丹心可对天”的高尚品质。 该剧讲述的是:建初七年(公元82年),鲁恭接诏令出任中牟县令,治理水患。洪水肆虐中牟县,民断炊烟,逃难人饿殍遍野,哀鸿悲鸣。身为一县百姓父母官,爱民如...